瀏覽標籤
健保署
健保3月新制 調整流感期病床收治、擴增3藥物給付
衛生福利部今天公告,2項攸關民眾權益健保新制將在3月上路,包括調整流感疫情期間的住院病床收治規定、擴增3項藥物給付用於慢性腎臟病及慢性收縮性心衰竭患者。
醫院個別總額將上路 健保署3配套避免醫療人球
醫院總額分區共管,全國試辦陸續於今年第1、2季上路,健保署透過門診、住院加權,與台北區急重症不受當年預算限制等3項配套,避免未來固定各醫院額度可能出現醫療人球問題。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年推出「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因各醫院管理狀況不同,推動門診減量,不能齊頭式要求各醫院都要減2%,盼藉固定各醫院額度,促進醫院自我管理,避免重複或不必要檢查,達到門診減量效果。
在宅急症照護將擴大適用 颱風假日出勤護理費增
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去年7月起上路,健保署今天表示,去年全台共收案 1300 名患者,今年起遇颱風假護理費增 50 %、國定假日增 20 %,並可望擴大適用其他安寧常見急性狀況。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長石崇良出席北醫大體系攜手健保署推動「在宅住院」記者會,他致詞表示,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65 歲以上人口將跨過 20 %門檻;統計顯示,約 15 %高齡長者會失能,造成就醫困難,其中失能長者住院主要原因,分別為泌尿道發炎、肺炎以及軟組織感染3項,總占比達 80 %。
健保推個別醫院總額制 接住中症病患成考驗
健保試辦分區總額制,研擬6類病患大醫院就醫權益,但醫界與民團擔心非重症、非輕症的中症疾病就醫受影響,專家坦言中症疾病界線模糊,盼大家醫計畫確實落地接住這群患者。
大醫院因地制宜門診減量 邱泰源:讓家醫制落地
醫學中心門診輕症量不減,健保署研擬設置各區大醫院因地制宜門診減量標準,衛福部長邱泰源說,讓家庭醫師擔任健康守門人,強化結構是分級醫療關鍵,將努力讓制度在社區落地。
部分負擔新制上路1年 石崇良:研議調整CT、MRI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上路1年。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說,民眾到基層診所就醫比例增、慢性處方平均藥費減,顯示有正向效果;將研議是否調整 CT 、 MRI 等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健保門診藥費、急診部分負擔調漲,去年7月1日起上路。健保署昨天公布實施成效,大醫院門診每人平均部分負擔較 111 年增加新台幣 299 元,基層看病比率增加,達到分級醫療效果。
內定健保署副署長人選婉拒接任 石崇良嘆可惜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長劉宜亷內定9月接任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今天傳出生變消息,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證實,劉宜亷因為照顧家人而婉拒,非常可惜,將繼續洽詢新人選。
藍擬推縮短陸配入籍年限 健保署:居留半年可入健保
立法院國民黨團擬推陸籍配偶入籍年限縮短至4年,有醫師在網路發起反對健保資源濫用。健保署 28 日指出,陸配依法居留滿6個月就可加入健保,與取得國籍與否沒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