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反式脂肪害健康 7月起食品全禁用
不完全氫化油是人工反式脂肪主要來源,藏身在蛋糕、麵包的常用原料中,吃多了恐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為此,食藥署將於7月1日起全面禁止食品使用不完全氫化油,違者可重罰300萬元。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年呼籲,全球各國正視民眾健康並付諸行動,希望杜絕食品中的人工反式脂肪,美國也早在 104 年 6 月宣布禁止食品使用人工反式脂肪。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反式脂肪分為天然、人工兩種,前者存在牛隻等反芻動物中,人工反式脂肪則主要來自氫化植物油,這類油脂可以增加油脂穩定性、耐高溫,但製程中若氫化不完全,脂肪的分子結構會改變,產生危害心血管健康的反式脂肪。
不過,不完全氫化油有可能出現在民眾愛吃的蛋糕、甜點、麵包、餅乾等烘焙食品中,包括酥皮、酥油、菠蘿麵包等食物。
為了響應世衛、跟進美國腳步,食藥署經專家會議討論後訂定「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決議給予食品業者3年間調整,並自 107 年 7 月 1 日起製造的食品,全面禁止使用不完全氫化油,違者將依法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可處 3 萬至 300 萬元罰鍰。
7月起買醋睜大眼 食用醋標示新制上路
7 月起買醋得睜大眼,食藥署 7 月 1 日起祭出食用醋標示新制,要求市售醋得依原料、製程標示「釀造醋」、「調理醋」或「合成醋」,違者最重可開罰新台幣 400 萬元。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過去曾調查市售約 200 款食用醋,以標示新制下的3個種類來看,釀造醋約占約 40%,以釀造醋為原料的調理醋占約 55%,合成醋僅佔約 5%。
食藥署科長李婉媜解釋,「釀造醋」是以天然穀物、果實等發酵而成,「調理醋」則是以釀造醋為原料,添加水果或蘋果汁等調製而成,「合成醋」則是以醋酸或冰醋酸稀釋液添加糖類、酸味劑等製成的調味液。
除了強化業者標示外,民眾也可以從產品的成分內容判斷屬於哪種醋,例如釀造醋的原料包括米、水果或穀物等,不會添加醋酸或冰醋酸等原料,而調理醋同樣以釀造醋為原料,還會加入水果或果汁等進行調味。
李婉媜說,食用醋標示新制將於 7 月 1 日起上路,屆時如業者僅將「調理醋」標示為「醋」,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開罰 3 萬至 300 萬元;如產品為「合成醋」,卻標示「釀造」或「調理」字樣,屬於標示不實,可開罰 4 萬至 400 萬元。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