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不只是錄影片 疫情刺激線上學習的多元可能

圖為教育部結合線上教學資源,推動高一新生學習扶助公版課程,讓學生自行調整學習進度。圖片來源:中央社

持續一整年的疫情,讓各行各業蒙上一層陰影,唯獨線上學習逆勢發展,越來越多教師、團體投入,透過學習軌跡、大數據分析等,逐漸展現實體課堂無法取代的優勢。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於 2014 年與多所大學合作創立 DeltaMOOCx 平台,提供免費的線上學習課程,聚焦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日前發表新書「線上學習新視界」,由計畫主持人、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彭宗平操刀,分析線上學習的趨勢。

彭宗平引述 Google 台灣董事董經理簡立峰的分析,武漢肺炎( 2019 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 )疫情使全球數位轉型以近2倍速度成長,相比之下台灣防疫有成,成長僅約 30 %。彭宗平認為線上學習已是世界趨勢,台灣一直以資訊大國自豪,也必須迎頭趕上。

彭宗平說,線上課程最大的優點是「主動學習」,良好的課程設計,不是錄完影片、放上網路就完畢,需要定期有人維護和互動,例如聘請助教更新資訊,彙整學員問題並請授課教師答覆。透過課程軌跡、大數據分析,也能瞭解學員容易卡在哪些地方,進而有所回饋。

台北科技大學教授林顯易在線上開設「數位信號處理器」課程,有別於一板一眼的制式教學影片,他以烏克麗麗的調音為例,引起學員的興趣,進而探究數位信號處理技術的各種可能。他也不只用文字表示,滑鼠點一下畫面中的「圖形識別」、「機器視覺」等文字,就能出現更多實際應用的圖片和影片。

林顯易表示,疫情造就了線上學習,很多發展是多年前始料未及的。例如他的課程本來是用中文錄製,後續有專業團隊幫忙翻譯成英文,造福了許多外籍生,不只是北科大,很多外校學生和業界人士也透過免費平台線上學習。

台灣科技大學教授蔡明忠近年嘗試「虛實整合」,開放修3學分實體課程的學生,每週第一節課可不用到校,在家線上學習和做題庫,看不懂還可重複觀看。這樣預習課程效果良好,課堂上可以花更多時間互動和解答疑惑。

蔡明忠提到,他的課程也有放到年輕學生熟悉的 YouTube 平台上,也因此讓外界人士接觸機會增加。不過相比於專門打造的線上教學平台, YouTube 缺乏互動機制,也較無法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

「線上學習新視界」一書中也提到,台科大協助巴拉圭設立的「台巴科大」,去年初開學不到一週,就因疫情影響停課。好在台灣派去的教師有線上教學經驗,將課程錄製成影片放上 Google Classroom ,並定時讓學生交作業,避免學習中斷。

教育部因應疫情環境下的線上教學需求,於 2020 年2 月發布「線上課程教學與學習參考指引」,並結合國內五大電信業者,提供弱勢學習免費上網服務。在去年3月到7月間,已有8成以上的國中小、高中職完成線上教學演練。

教育部指出,國內外研究顯示,數位學習能有效改善學習落後學生的學習成效,並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為了鼓勵更多教師投入線上教育,已透過前瞻基礎建設第三期計畫經費,從師培和在職研習雙軌並進,預計到 2025 年,5成以上教師都接受相關培訓,能運用數位科技輔助自主和適性教學。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