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評論自殺方式引社會不安而惹議。台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張家銘今天說,多數想結束生命者都不想造成別人困擾,盼社會多同理、協助,別以造成治安隱憂或負擔看待。
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日因「自殺拜託去河濱公園,不要在公寓裡面自焚」與「自殺拜託吃安眠藥」等言論引起爭議。
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上午聯合發表聲明指出,部分自殺防治議題確實與公共安全議題重疊甚至衝突,如大樓樓頂安全門管制與消防安全的兩難,燒炭自殺與意外火災的關聯;但也有機會將自殺與公共安全議題結合,如限制劇毒農藥可防自殺也可防兒童誤食。
聲明指出,面對衝突解決衝突,需要從關懷生命角度出發,發揮智慧創意營造雙贏。在多層面國家自殺防治策略架構中,期待各級首長以嚴謹的科學精神、溫暖的人道關懷,共同投入自殺防治工作,營造不責難的氣氛,落實「關懷文化」與「安全文化」,共同實踐「人人都是珍愛生命守門人」。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上午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台灣每年有近 4000 人因自殺失去生命,民眾對於有自殺風險者,應多一些同理、協助,不要以自殺者會造成治安隱憂或社會的角度看待。
張家銘表示,自焚是一種相當激烈的自殺方式,臨床觀察,多數想結束生命者,「都不想造成別人困擾。」曾有病人跟他訴苦,有輕生意念,但擔心會害房子變成凶宅;有人則擔心燒炭會影響到鄰居。
「會走到這條路,一定有他們的難處。」張家銘說,每個人都可能有一時的不順、不幸運,可能出現輕生意念,應站在協助的立場,而不是指責。有些人可能因精神疾病對環境言論比較敏感,政治人物講話應小心。
聲明也指出,致命工具可得性限制,已是國際公認自殺防治重要環節之一。國外研究指出,木炭販賣由公開陳列改為專櫃上鎖,與該區燒炭自殺降低 50 %相關;南韓禁止劇毒農藥巴拉刈販售後,與使用農藥自殺死亡率減少 37 %相關。
張家銘表示,有些因自殺結束生命者,都是衝動型的自殺,可能只是一時情緒衝動、壓力卡關,如果不能及時取得致命工具,等衝動過去了,生活還能繼續;但如果可迅速取得劇毒農藥或木炭,增加執行可行性。
有關安眠藥使用,張家銘說,因安眠藥劑量低,就算過量,對生命安全不致造成重大危害。但過去也曾有病人因服用過量安眠藥物長期臥床,肌肉神經壓迫太久,導致血液循環問題,造成腔室症候群,後來必須手術,且長期復健。有些人服用過量藥物也可能造成短期記憶受損,或因服藥昏沉,增加意外、跌倒等風險。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須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 1995 」或張老師服務專線「 1980 」。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