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解碼腦波合成語音 造福聾啞患者說出心聲

左腦主宰邏輯、推理,右腦主宰直覺與創造力。 圖片來源:pisaba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研究團隊發明一種透過植入電極至患者腦部,解碼腦波並轉換成語音的技術,並在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發表這項最新研究。

這項技術將造福因為疾病或神經損傷而失去溝通能力的患者,讓他們「說出心聲」。研究團隊稱這項科技的出現「令人振奮」。

解讀腦波的技術分成 2 階段:首先,在大腦植入電極取得神經訊號,並控制嘴唇、舌頭、喉頭和下顎的肌肉運動;再者透過強大的計算能力,模擬口腔和喉嚨的移動,形成各種不同的聲音。最終經由「模擬聲道」轉換為合成語音。

這項實驗著重在受試者的口形和發出的聲音,讓科學家們創造了世界首例,例如:重度聾啞的女孩得以在術後重拾她的聲音、帕金森氏症課程透過呼喊教學來幫助患者。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華裔教授張復倫(Edward Chang)表示:「這項研究首度證明根據個人腦部活動,得以產生完整的口語句子。」

張復倫也說:「這是個令人興奮的證據,證明這個原則可行,即我們可以透過觸手可及的技術,發展讓失去語言能力患者可以臨床使用的裝置」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項研究讓 5 名男女進行試驗,要他們唸出數百個句子,再由聆聽者列出他們所聽到的字詞,研究發現,這些合成語音的精準度高達 70 %。

許多疾病皆可能導致語言能力喪失,包括運動神經損傷、腦部損傷、咽喉癌、中風,以及帕金森斯症和多發性硬化症等神經組織退化的疾病。研究團隊稱,這項技術可以在其中一些疾病患者身上發揮作用。

然而,由於這項技術必須倚賴腦部控制嘴唇、舌頭、喉頭和下顎正常運作的部分,有些中風類型的患者無法從中受益。

張復倫表示:「這並非適用於所有無法溝通的患者。」

這項新穎技術也引發正反兩極聲浪。部分科學家認為可以讀腦的腦機介面技術存在道德爭議。

倫敦大學學院(UCL)教授史考特(Sophie Scott)說:「這項有趣的研究出自一個優秀實驗室。但也必須了解到,這項技術仍在初步階段,尚未接近臨床運用。」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