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研究團隊在活樹的主幹中發現新的白蟻物種,命名為「穿山甲木鼻白蟻」,這是第一種由台灣人發表命名的白蟻。
中興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興大、台灣大學與捷克、比利時、中國等學者組成跨國團隊,由昆蟲系副教授李後鋒與博士生梁維仁發現新的白蟻物種,命名為「穿山甲木鼻白蟻」,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美國昆蟲學會會刊」、「無脊椎動物系統學刊」。
「穿山甲木鼻白蟻」屬於木鼻白蟻科,從未在台灣採集過,是介於木白蟻演化至鼻白蟻的過渡類群,現存的物種稀少且分布侷限,屬昆蟲中的「活化石」。
興大指出,化石證據顯示,木鼻白蟻曾廣布在世界各地,現在只剩下亞洲地區有零星分布,自 1980 年後少有發現紀錄,在白蟻的 9 個大科中,木鼻白蟻科唯一沒有遺傳資訊。
李後鋒表示,台灣目前約有 20 種的白蟻,主要棲息在活木的枯枝條、枯死木或土壤裡,此次在活樹的主幹中發現白蟻棲息地,顛覆昆蟲學家對於白蟻棲地主要的認知,可能也是數百年來此種白蟻從未在台灣被發現的原因。
梁維仁表示, 2014 年在台東採集到此白蟻物種時,以為只是發現一種體型較大的家白蟻,經過鑑定,這種白蟻特徵不屬於當時台灣已知的任何一個白蟻科。透過文獻比對,才發現這種白蟻屬於古老且稀有的木鼻白蟻科。
為感念當地布農族人協助由屏東科技大學進行的穿山甲保育計畫,因此以穿山甲的布農族語發音 halum 命名此物種為 Stylotermes halumicus,中文名稱為「穿山甲木鼻白蟻」。
李後鋒說,木白蟻多棲息在活樹上枯死的小枝幹,一巢大約數百隻,鼻白蟻的巢體多在地下,每巢可多達數十萬隻,例如目前在世界上危害最嚴重、造成每年上億經濟損失的台灣家白蟻就屬於鼻白蟻。
興大指出,透過這次發現,昆蟲學家終於可了解木白蟻演化成鼻白蟻的階段,未來透過繼續研究此物種,在白蟻的防治、分類與生態上都能有更大的斬獲。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