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是中國大城市病的主要症狀之一,為能即時、精確反應一地的空氣品質,上海一名大學教授 3 年前提出「車載」監測概念。目前,車載空氣品質監測器已經研發成功,並在濟南、上海試點。
微信公眾號城市數據團報導,細懸浮微粒(PM 2.5 )監測數據一般來自政府設立的環境品質監測站。這些監測站位置固定且數量較少,以上海為例, 634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 10 個國控站、 16 個市控區級監測站。
為讓監測點覆蓋更多街區和社區以及快速監測提高即時性,同濟大學教授譚洪衛團隊 3 年前提出構建包括無人機載、車載、固定點三位一體的城市空氣環境空間監測網路,並得到山東大學副教授司書春團隊的支持。
監測技術的創新,也衝擊外界對空氣品質的認知。民眾通常認為早晚高峰時的空氣品質最差、郊區的空氣品質比市區好、社區空氣品質優於道路。
但從數據來看,上海的情況不完全符合「常理」,有時甚至相反。
從時間上看,只有冬季的 PM 2.5 濃度具有「早 9 晚 6 」兩個高峰,春夏秋均無此特徵。此外,四個季節都呈現出夜間和清晨 PM 2.5 濃度較高、下午最低的趨勢。所以若要進行室外活動,「晨不如夜、夜不如午」。
從地域來看,上海的PM 2.5 濃度並沒有「從市中心向郊外遞減」的趨勢。從季節看,夏秋雨季上海達「優」天數較多;冬季時空氣品質有所下降,全市則呈現出「東西分化」現象。
「計程車監測站」目前僅在濟南和上海試點,希望能在中國全境進一步推廣。但報導也提到,鑑於目前「行動監測站」的數量和採樣時長有限,在上海監測的結果,可靠性有待驗證。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